示范带动 强化监管 聊城市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
日期:2021-12-21 浏览

近年来,聊城市把做强人力资源服务摆在突出位置,突出市场化、高端化、标准化,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突出龙头带动,打造一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2018年,我市采取“政府搭台、市区联建、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建成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园,通过统筹做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文章,形成了产业集聚的“雁阵效应”。


(图片素材来源: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一)聚焦园区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提供房租补贴、引才奖励、人才奖励、贡献奖励等政策。园区内设置社保、就业、人才、税务等9个服务窗口,为园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入园项目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免费协助办理项目审批、企业注册、税务登记、金融服务等业务6万余次。配套安排人才公寓106套,为入园企业及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并创新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免费人才公交专线,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图片素材来源: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二)聚焦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成立了聊城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聊城高新人才发展联盟、聊城高新人才智库,吸引包括智联招聘、58同城、银雁科技等10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聘请专业化运营团队,先后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投融资帮扶、发展规划、孵化推介等服务300余次。推行“线上线下、双向互联”服务,“线上”在全省打造首个“云上高新”直播间,疫情期间,为确保企业用工稳定开展招聘、面试120余场,累计观看120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2万余人次;“线下”在园区专门设置多功能智慧招聘大厅,24小时轮播招聘信息,实现即时面试,组织50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活动,对接山东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30余所高校进行校招,积极引领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创新创业,孵化一批有特色、有创新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三)聚焦人才需求,提升服务标准。以“技能提升、职称评定、学历提升”三项主要内容为抓手,大力开展人才赋能培训服务,举办培训活动、读书会60余场。在全省首创“金月季”人才温暖服务机制,推出“月季花开·人才服务季”活动,先后举办“云上高新·人才说”“精准服务、送岗到家”青年人才对接、人才服务大走访等人才服务活动100余场,线上线下累计吸引7万余人次参加活动。创新推出全市首个人才服务新IP——人才影享会、人才乐跑团、人才学习社、人才成长吧,累计服务人才2万余人次。


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迅速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0年年底,全市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9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1家。其中综合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10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9家,从业人员总人数4500人,注册资本7.93亿元,总资产6.5亿元,2020全年营业收入9.68亿元。


(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着力培养一批视野开阔、能力卓越的行业领军人才,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和技能化水平。今年,投入200多万专项资金,对全市1000多名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能力提升和领军人才培训。


(三)服务品牌不断涌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先后打造和涌现出“鲁西人力”“天时力人力”“阳光大姐”“党建+劳务合作社”“聊城裁缝”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品牌。特别是“鲁西人力”,累计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务工人员30余万人,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直接管理派遣员工近3万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被人社部评为国家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被省厅评为“2016年度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品牌”。


三、强化管理服务,提升人力资源行业发展水平


(一)发挥桥梁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疫情期间,采取召开1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征求意见座谈会、发布1封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开信、筹集1批紧缺防疫保障物资、组织1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建设1个招聘信息发布平台、组织1次线上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等“六个一”举措,全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提供坚实保障。2021年,我们又成立了聊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二)加强摸底调查,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对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编制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目录,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推动辖区内职业中介机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能整合、统一管理,并对其经营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三)健全政策体系,强化日常监督监管。联合行政审批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人社部门与行政许可部门的职责边界、衔接事项等配合协调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聊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就业、劳动关系、劳动监察三方联动,对全市200多家经营性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机构进行了年度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劳务中介市场。